筠連創新經營模式助農業現代化發展
| 招商動態 |2013-09-06
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,是帶動農民發展現代農業,實現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重要抓手,是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,著力構建集約化、專業化、組織化、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重要途徑。為加強培育該縣農業經營主體,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,2013年以來,筠連縣積極采取強力措施,進一步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工作,切實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。
近年來,筠連縣緊緊圍繞建設“山區美好家園”戰略目標,以“5·20”產業工程發展和新型村落建設為抓手,積極探索建立現代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,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農民發展現代農業,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作用,深入推進農業現代化。
該縣積極探索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、認證制度、政策扶持和投入保障機制,著力培育新型農民,推動農業經營主體職業化。重點圍繞“5·20”產業,引進和培育相關技術人才和管理人員,開展種殖、養殖技術,生產管理,加工技術等職業技能培訓。落實好符合條件的高(中)等院校畢業生、退伍軍人、返鄉農民工等務農創業的補助政策和貸款政策。支持有文化、懂技術、會經營的農村實用人才和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,通過流轉土地等多種方式,擴大生產規模。
該縣積極整合資源,鼓勵種養大戶成立家庭農場,符合登記條件的可以申領個體工商戶或個人獨資企業營業執照。鼓勵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作價入股農民專業合作社,支持職業農民或家庭農場聯合起來,形成規模更大和商品化、專業化、社會化程度更高的合作農場。引導支持合作農場將股份合作的土地進行統一規劃,連片發展,進行標準化、集約化、專業化生產。
結合各村產業發展情況,該縣深入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實體化經營,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之間、合作社與相關市場主體之間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,組建合作社聯合社或農產品行業協會,提升市場競爭力。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獨立或聯合其他生產經營組織發展加工、流通服務業,完善生產設施,擴大產銷對接,提升生產經營、市場開拓和組織帶動能力。建立財政投資合作社新機制,探索財政投資項目直接投向符合條件的合作社,引導國家補助項目形成的資產移交合作社管護。指導合作社建立健全項目資產管護機制。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信用體系建設,建立誠信評價體系。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(聯)社興辦農村資金互助社,拓展服務功能。探索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,為合作社提供農產品展示展銷、委托代理財務、聯合興建服務設施、協調信用授信等服務,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間的分工與合作。
據悉,該縣已將發展目標鎖定在2015年,預計到2015年,該縣各類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帶動農戶數占總農戶數的85%以上,農業生產作業主要環節基本實現社會化服務,農業生產組織化、專業化程度和勞動生產率明顯提升。其中:示范專業種養大戶達200戶;營銷大戶(經紀人)30戶,戶均營銷額500萬元;示范家庭農場達20家;省級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社達4個,市級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社達20個,規范專合社達60個;省級農業龍頭企業達2家,市級農業龍頭企業達10家,入駐園區企業達30家,總產值實現10億元;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區達4個。
